首页

跪在帆布鞋女神的脚下

时间:2025-05-24 05:06:11 作者: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浏览量:59958

  2024年11月,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总书记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对传承自身文化传统、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自觉,表达了加强古典学研究的殷切期望,为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明对话、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科学指引。

  古典文明群星璀璨,是人类文明突起的高峰和永亮的灯塔,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本届大会由中希共同举办,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旨在从古典文明的研究视域出发,回溯人类思想之源、总结人类历史智慧、发掘人类文明传统,为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夯实学理根基,为解决现代世界问题提供智慧启示,为促进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思想动能。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阐明对全球文化、文明发展和交流互鉴的一系列中国立场、中国方案。2014年3月,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2015年9月,总书记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不同文明价值追求的共通点,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价值根基;2018年6月,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强调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2023年3月,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一系列重要理念、重要论断、重大倡议,从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展现了“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和“美美与共”的远见卓识,指明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逻辑、发展方向,在国际社会日益深入人心,为推动人类文明沿着正确方向前行注入了深厚而持久的文化力量。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团结与分裂两种取向相互激荡,挑战和机遇相互交织,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愈加明显。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如潮,弦歌浩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强调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新征程上,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加强古典学研究,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要推动文明交流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建设,深入实施中华文明全球传播工程,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来源:求是网 作者:求是网评论员) 【编辑:梁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Q Music Art音乐潮流艺术节在深圳举行

陈思和在《传承》一书中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文化传承者的面貌,他们分布于各行各业,心有绝学,身有绝技,都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中国之脊梁。他们不仅是文化的守护者,也是文化传统的弘扬者和创造者。同时,文化传承需要有坚定的岗位意识,才能使传承事业代代相传。

《广西壮族自治区精神卫生条例》7月1日起施行

他进一步呼吁,全球需重拾国际合作框架,开展更紧密的国际禁毒合作。各国还需加强毒品列管,给予禁毒更有力度的财政支持,用于开展针对性的禁毒项目。(完)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 网络强国

开展“走出去”招商推介是“潮涌浦江”九大系列活动之一。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诸旖在发布会上说,2023年,上海市在海外举行了50余场投资促进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地介绍上海的投资潜力和营商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海市2023年新设外资企业6017家,同比增长38.3%,实际使用外资240.87亿美元,实现了高位增长。

中国六大银行10月25日将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

改革,是安徽最为宝贵的基因;创新,是安徽最具优势的气质。安徽贡献的不仅是小岗村一个改革地标。从当年的“农业大包干”到如今的“科技大包干”,从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改革试点到先行先试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安徽改革创新举措迭出,备受瞩目。

中国减贫经验启发其他发展中国家

霍尔果斯中联海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冶梦婷说:“中欧班列运输时效快、周期稳定,铁路部门还会根据货物品类特点及货主需求,提供更加安全实惠的运输方案,为企业节约了运输成本,受到很多客户青睐。”(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